“在日本比肩村上春树、东野圭吾,在国内却不温不火;改编影视剧,由堺雅人、金城武主演,还是带不动销量——但我们依旧爱他,因为他是伊坂幸太郎”。
如果说要选出推理小说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腰封文案,伊坂幸太郎的《余生皆假期》肯定会被很多推理迷提及。它罕见地用一种幽默、自嘲的口吻,来向读者介绍这位作家,他是如此独特,以至于他的作品充满着如此不协调的矛盾,最终的结果却是“我们依旧爱他”这么形而上的收束。
《余生皆假期》,伊坂幸太郎 著,吕灵芝 译,新星出版社2020年7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完这个宣传语,你还是不知道这本《余生皆假期》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对于作者伊坂幸太郎应该也没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但是从一点都不推理的书名和不着调的文案,大概可以感知到,这个人,很难概括。
是的,很难概括,所以即便伊坂幸太郎是我最喜欢的三位推理作家之一,我也很难用一篇文章、几句话去概括他的作品。好像每介绍一本作品,我都像在介绍一位新的作者,而与此同时,这些作品又不是割裂的,恰恰相反,还是互有牵连、甚至融为一体的。
思来想去,即便一篇专栏说不完,我们还是很有必要在认识那么多推理作家之后,去看看伊坂幸太郎。
无法归纳的小说家
以往我们介绍推理作家,总会根据他的流派、创作时间,勾连出一大批其他的作家来,推理小说就是这样,没有独立创作一说,它更像是协奏曲,抛开整首曲子去单听任何一个音节,都是不客观的。
但伊坂幸太郎不一样,从流派来看,你几乎无法把他归类到本格、社会、硬汉、新本格的任何一派,就承袭和相似度来说,也找不到第二个和他有相似风格的作家了。
伊坂幸太郎,1971年生于日本千叶县,日本小说家。1996年创作处女作《碍眼的坏蛋们》,但未出版单行本。2000年,以《奥杜邦的祈祷》出道,正式跻身文坛。之后的作品如《Lush Life》《重力小丑》《死神的精度》《金色梦乡》等获奖无数,并频频被搬上荧幕,使其成为广受欢迎的畅销作家。
说起伊坂幸太郎,能提到的似乎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岛田庄司,因为读了岛田庄司的小说,伊坂幸太郎才产生了创作的念头。但和这位新本格导师其他的弟子不同的是,伊坂幸太郎的作品显然和绫辻行人、法月纶太郎等辈走的不是一路子,在伊坂幸太郎的作品中,看不到任何岛田庄司的影子,要说创作上的影响,比起推理界的前辈,可能音乐的影响要来得更大。
第二个人,是西村京太郎。关于西村京太郎和伊坂幸太郎的关系,甚至比岛田庄司更加微妙,但是这个影响很具体,直接决定了伊坂幸太郎这五个字的笔名。具体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卖个关子,结尾再公布答案。
关于他的风格,这就更加难以言说了,硬要说的话,可能用“奇怪”两字比较适合,这种奇怪是对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来说都有一定距离的奇怪,也是各种元素混搭在一起但自成一派的奇怪,更是作品节奏和结构不按套路出牌但看完后你会觉得这书就应该这么写的奇怪!
由伊坂幸太郎的小说《死神的精度》改编的同名电影剧照。
其他的推理作家,我们总能找到一两个标签,要么是擅长写密室诡计,要么是擅长写人物,写社会大主题,总是有标签的,但伊坂幸太郎就是你很难用一两个标签去定义他,甚至你说他是推理作家,都不十分准确。
伊坂幸太郎自己也坦言:“我不是推理小说家。”推理只不过是他作品中为他所用的元素之一,因为这个元素放在这个故事里有趣味,但故事本身并不会被“推理小说的趣味”所裹挟,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会打破这一乐趣,形成一种全新的反推理小说趣味。
伊坂幸太郎的创作生涯并不像我们此前介绍的埃勒里·奎因、乙一、东野圭吾等那样有相对明显的分割线,但很多读者认为,如果要给伊坂幸太郎的作品集做个前后划分,分水岭应该就是2008年出版的《金色梦乡》。该书同时也是伊坂幸太郎毫无争议的代表作,他的诸多风格都在这本作品中有了完美的呈现,在这部作品之前,伊坂幸太郎在肆意挥洒着创意和才华,这本书之后,他在作品中的主题思考又上了一个台阶。
《金色梦乡》剧照。
所以,既然他的作品如此丰富多彩,无法归纳,不如就以《金色梦乡》来看看他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金色梦乡
男主角叫青柳,是一个快递小哥,某日,他被朋友约出来坐在车上聊天。一开始,两人莫名其妙地聊着一些大学时代的往事,突然,朋友对青柳说,其实你刚刚喝的饮料啊,被我下了安眠药。青柳笑着说朋友在开玩笑,然后,就晕了过去。
醒来后,青柳发现自己在一条热闹的道路上,身后是新上任的首相在巡游。他的朋友还在旁边,泪流满面跟他道歉,让他以后聪明一点,不要这么轻易相信别人了,坦白自己做的一切后,让他快逃。青柳感到莫名其妙,还没有接受眼前的现实,巡游的首相处就发生了爆炸案,首相被刺杀了。青柳走下车,发现警察径直向他走过来,甚至直接把他当成凶手,开枪朝他射击,他下意识地开始逃跑。
逃了之后才发现,他被卷进了巨大的阴谋当中,电视上播报的新闻显示,青柳就是凶手。一瞬间,青柳就从一个平凡的快递员,变成了全国通缉的逃犯。
到这里,《金色梦乡》的故事才正式开始。平凡的小人物因为朋友的背叛,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全国通缉的要犯。
《金色梦乡》,伊坂幸太郎 著,代珂 译,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2016年11月。
如果是你来写,故事将怎么进行下去?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是传统的本格推理小说作家,那这样的开头标志着谜面已经出现了——到底是谁杀了首相?动机是什么?之后的故事发展,大抵就是青柳就会去找一个名侦探寻求帮助,名侦探会去现场观察,搜集线索,再询问相关人员,最终洗脱青柳的嫌疑,找出真正的杀人凶手。这是本格推理的写法。
如果是硬汉派呢?或者犯罪小说?那更好写了,这个故事的开场简直就是一个好莱坞大片的开场,青柳应该会独自一人开启反击之路,勇闯虎穴,以血肉之躯对抗邪恶的势力,最后还自己一个清白。
如果是社会派的作品,青柳则会把重点放在陷害自己的朋友身上,一个原来要好的朋友,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样?他经历了什么?是被具体的某人,还是无形的生活压力所胁迫?最终会有一个顽固的、正义的、与组织格格不入的警察破解此案,但还会剩下很多力所不能及的问题需要读者反思。
《金色梦乡》剧照。
其他的流派、各擅所长小说家们,也会相应地有各自的展开,而伊坂幸太郎的处理方式,却让绝大多数本着看悬疑小说的读者大吃一惊。
这本《金色梦乡》的主要故事,讲的就是青柳的逃亡。在逃亡途中,因为自己对他人无条件的信任,所以他也因此得到了其他人的信任和帮助。世界上没有名侦探,只有一个个的普通人,这些帮助他的人里有老同学、前女友、陌生人、女明星,当然还有自己的家人,面对这么巨大的危机,他们能做的其实也很有限,但是就是这么一群人,像接力一样的,完成了青柳的整个逃亡。
小说的结局特别感人,之前的种种伏线,所有人一点一滴的努力,都在同一个时刻汇聚到了一起,帮助青柳逃出生天。至于这起事件背后有什么阴谋?刺杀首相的真凶是谁?为什么偏偏是青柳遭到了陷害?这些问题,作者统统没有交代。
这太奇妙了!整个故事最大的谜团,最后居然不了了之。
但细细回味,这些问题确实不重要,伊坂幸太郎想要在这个故事中表达的,是另外的主题。或许,是比“知道真相”更重要的一个主题,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每个人都有可能是青柳,一个小人物,因为命运的随机波动,上帝掷了骰子,遭遇到不可抗力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所谓胜利,不是扳倒对方,而是我还能喘一口气。
《金色梦乡》剧照。
为什么说伊坂幸太郎的小说,看完以后很多人会觉得得到了治愈,因为他描写的是小人物最细节处的情感,是没有道理没有投入产出比但是最合理的情感。比如青柳的前女友,作为小说的女主角,她是在电视上看到青柳刺杀首相的新闻的。一般来说,分手很久之后的人,对于前任第一感觉是漠然,第二是“很难帮ta说好话”,这是大部分人的人之常情,但青柳的前女友看了之后,马上跟自己的孩子说,妈妈认识这个人,他不是坏人。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前女友都没有和青柳再见过面,但是他们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靠彼此的默契、习惯,完成了救助。
换句话说,如果青柳已经不是以前的青柳,那么他也就无法得到前女友的帮助。这种帮助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奔赴。
除此之外,书中还探讨了很多关系,比如与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与父母之间的信任,与多年未联系的老同学之间的信任——这些宝贵的品质,在《金色梦乡》当中,被无限放大。
具有反差感的可爱角色
《金色梦乡》独特的切入点,很大程度上概括了伊坂幸太郎作品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价值观。
2011年日本大地震,之后很多作家都会被问及这样一个问题:灾难对你的创作有影响吗?
当然,这种问题一般记者早已预设好答案,显然如此大的灾难一定对创作有影响,尤其是伊坂幸太郎这样更关心普通人命运的作者。但伊坂幸太郎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没有。
“因为事故而失去孩子的父母,不是正遭受着和大地震同样的灾难吗?在各种各样的地方,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悲伤的事情,我更多时候在考虑这样的事情。”
这番回答,简直太《金色梦乡》了,重大灾难固然令人难受,但他更想把注意力放在普通的微小事物上。只是在经历了地震后,他更加坚定了:“写快乐的故事吧!放弃那些很艰深的故事吧!在这样的时候,只要能快乐不就很厉害吗?”
支撑青柳逃下去,活下去的,除了信赖和习惯之外,最大的功臣就是“乐观”。所以,很多读者会不经意地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对着空气发自肺腑地说出那句:“逃吧,青柳。”说的真不是故事,而是在说自己。
《金色梦乡》剧照。
乐观和洒脱是伊坂幸太郎注入到作品中的气质,它本身当然也是作者本人的气质体现。
2001年冬天,30岁的伊坂幸太郎一如往常,踏上上班通勤的路途。一年前的他,刚刚凭借《奥杜邦的祈祷》获得第五届新潮推理俱乐部奖,已经在文坛出道,但作为新人,他还是需要靠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出道不等于成为职业作家,甚至两者之间还是云泥之别。偶然间,耳机里传来齐藤和义的歌声:“此刻正在走着的这条路,如果哪天能够怀念它,就会很好吧。”
歌曲结束,伊坂做了个决定:辞去工作,专心写小说。
这个决定几乎是闪念,感情在这一刻压倒了理性,与其说他很勇敢,不如说是鲁莽,但就是这种“摇滚”,很难让人不喜欢伊坂幸太郎。之后,伊坂幸太郎和平时一样出门,但目的地不是公司,而是咖啡店、图书馆,对于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计划,只是写。他习惯两本作品同步写作,上午一本,下午一本,一本是有比较深刻主题的,另一本就是调节心情的纯娱乐向作品。
我们在上一期专栏当中提到东野圭吾的出道,他是有明确目标的,就是江户川乱步奖,为此,东野圭吾还做了一个五年计划。该怎么写,以什么节奏写,写完了自己能得到什么,东野圭吾有条不紊。在如愿获得江户川乱步奖之后,东野圭吾也在冲动之下辞职,专职写作。因为这一决定,东野圭吾过了十年默默无闻的难挨人生。
像东野圭吾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但伊坂幸太郎不一样,他的辞职虽说也是冲动,但并不是为了职业作家的梦想,也不是有了明确规划的未来,更不是因为出道作获得了多好的成绩,他就只是,听了一首歌而已。
他当时正在写的那本有深刻主题的作品,就是《重力小丑》,此书的编辑后来回忆道:“读到这本书时的心情,恐怕一生都难以忘怀。能和这份原稿相遇,让我此后的人生发生了巨大改变。”
《重力小丑》,伊坂幸太郎 著,吕灵芝 译,新星出版社2015年4月。
很多年后,当伊坂幸太郎在中国已经收获大量忠实读者时,读者们也不会说他的作品具体是哪里好,而是会说:“他让我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人物,始终是伊坂幸太郎作品的原点,因为人物的碰撞,才会产生故事,因为误会与冲突,才会激发悬念。所以我们看伊坂幸太郎的作品,即便多年后那些故事都记不住了,还是会对其中的人物印象深刻。
比如他描写死神,是喜欢听音乐的,总是带着伞出门,因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下雨,然后和普通人一样,也不想上班。再比如他描写杀手,杀手下班回家晚了,还怕打扰老婆睡觉,整个洗漱过程都蹑手蹑脚的,你们会遇到这种问题吗?
这些人物,都有强烈的反差感和倒错感,看起来身份很特殊,或者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脑子想的,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烦恼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思维方式,自然就写不出传统意义上的推理小说。侦探在破案的时候,可是六亲不认,如神明一般的存在。但在伊坂幸太郎的笔下,哪怕是国际间谍,回家时满脑子想的也是婆媳关系。
伊坂幸太郎会用一些特别扎实、细腻的情绪作为锚点,只要这个锚点在,那么人物设置即便脱离现实,也是可爱的,充分的,可以被代入的。
《重力小丑》剧照。
除了人物、情感方面他很擅长之外,伊坂幸太郎还有一个绝招:写金句。如果你去网上搜“伊坂幸太郎金句”,那绝对比任何其他推理作家搜出来的要多。
比如“为人父母,居然不用参加考试,想想就很可怕”,很多人在网上听过这句话,但是不知道出处是伊坂幸太郎的小说。
还有“说到人生,不管是谁都是业余新手啊。”这句话出自《华丽人生》。《华丽人生》又代表了伊坂幸太郎的另外一个特点,或者说写作的技巧,就是他看似散漫随意的布局,其实非常严谨。《华丽人生》乍看之下是短篇集,到了最后你会发现,前面的故事都串起来了,甚至彼此影响,用编辑的话说:仿佛行走在莫比乌斯环上。
《华丽人生》,伊坂幸太郎 著,吕灵芝 译,新星出版社2021年11月。
其实这种对布局的掌控能力,是非常难的。一般推理作家都会挑战双线叙述,最后两条线汇到一起,完成逆转,伊坂幸太郎大部分书都是多线叙述,到了最后,还是能汇到一起,这也是他很独特的能力。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大概知道伊坂幸太郎的风格是怎么样的了,比如他有特别独特的创作视角,用普世情绪作为锚点,让可爱的角色随之起舞,再配上金句作为佐料,推理、科幻、言情等等元素则是信手拈来,哪个好用用哪个,不拘一格,甚至一本书中出现多个风格乱窜,也是常有的事。最后,如此丰富多姿的内容,他会用技巧纯熟的多线叙述汇到一起,既节奏明快,又令人意外。
但可怕之处在于,我们明明没怎么详细聊多少伊坂幸太郎的作品和他的创作历程,琳琅满目的元素就已经扑面而来。如果要详细介绍他的乌托邦情结演变、对暴力的温柔拆解、亲子关系思考、寓言式童话世界的构筑……就真的聊也聊不完了。
任何评价都是片面,若要领略伊坂幸太郎的魅力,最好的方法,还是亲自去阅读,并且,多读几本。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伊坂幸太郎这个笔名,源自于西村京太郎,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特别简单,因为他们汉字的比划数,都是一样的。
就是这么随意,又带着点幽默,令人意想不到,同时又很严谨。
这,就是伊坂幸太郎。
作者/陆烨华
编辑/宫照华 李永博 王铭博
校对/王心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