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评一体化”打造灵动高效的语文课堂
——以《纪念白求恩》为例
(相关资料图)
港北区第一初级中学 陆丽琴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就是要打破学习、教学、测评的界限,使教学评的联系更为紧密,使教学评实现一体化。我以《纪念白求恩》为例,从“立足课标,构建目标”“研究学情,检验目标”“围绕目标,设计评价”“依托目标,创设情境”四个方面展现教学任务、学习目标、评价任务的一体化,打造灵动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 目标设计 情境设计 设计评价
崔允漷、雷浩在《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一文中谈道:“从课程的视角来看课堂教学,作为灵魂的目标,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而教—学—评是基于目标展开的专业实践。”基于这一观点,我认为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指引下的教学,应遵循“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环节”的思路开展,即教学设计围绕目标进行,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过程性评价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共同指向课堂学习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依托“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以《纪念白求恩》为例,从4个方面探讨如何打造灵动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一、立足课标,构建目标,让课堂教学找准方向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学习目标在教、学与评中的统领地位。学习目标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预期学生学习进程能够达到的目标,它指向课程标准,引导、驱动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终点,也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在制订学习目标时,以课标和学情为抓手,做到立足课标、对准学情,为课堂教学找准方向,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学习中已形成良好的诵读能力,对字词有一定的积累,为学习目标奠定了基础。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学生对梳理文章思路已经有所掌握,对议论会有难度,而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对课文语言的品位有困难,对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理解不到位。立足课标和学情,结合教材内容,我确定课文《纪念白求恩》学习目标有3个:1. 朗读全文,圈画文中生字词,查字典,自行解决字词读音及含义。2. 通过默读圈点勾画,理清“叙”和“议”的相关内容,理清课文写作思路,初步感受白求恩精神。3. 精读二三段,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白求恩的高贵品质。
二、依托目标,创设情境,让课堂教学更有深度
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引人入胜,使课堂更加富有生活气息,灵动而高效。情境创设要求是来源于学生现在或未来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情形形成境况,有利于驱动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有兴趣学习的一个场景、一种环境,引导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完成系列任务,从而把语文课由原先的“讲解分析课”转变为特定情境下的“实践活动课”。
1.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景
借助多媒体再现情境,多媒体教学因其直观再现教学情境而活跃了语文课堂气氛。一段视频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从而让文字动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起来。我在品评人物形象时,链接央视纪录片《山河岁月》中“白求恩69小时完成115例手术”的视频资源,投影了宋庆龄《我们时代的英雄》中的助学资料,让学生对白求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设计活动创设情境
常规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的设计,一般情况下,我会依据课文内容来进行提问,将问题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中,这样,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去积极找寻问题答案。
我将整堂课的任务分为3项活动,由学生在语文活动实践中完成任务。活动一为“设计人物生平厅——制作人物卡片”。活动二为“设计光辉形象厅——品评人物形象”。活动三为“设计精神传承厅——树立人物丰碑”。其中,活动二“光辉形象厅”又设计了3个专栏。这些活动围绕学习任务进行设计,能使学生逐层深入地熟知文本,符合认知规律,并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对于新鲜事物的求知欲。
三、围绕目标,设计评价,让教学活动张弛有度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能有效反馈学习目标达成度。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预设好评价活动,而评价活动的设计依据就是学习目标。如,在“设计人物生平厅——制作人物卡片”这一环节,当学生畅所欲言介绍白求恩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和倾听学生的表述,并对勇敢回答的学生给予肯定。在“设计精神传承厅——树立人物丰碑”这个情境,设计评价表为5颗星,对能说出白求恩事迹或精神的学生给3颗星,能说出白求恩事迹和精神的学生给4颗星,对能叙议结合、语言生动说出白求恩事迹和精神的学生给5颗星。这里的评价活动紧扣学习目标进行。对于预设之外的变化,在设置评价活动时则应灵活处理、及时调整,使课堂学习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